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收治医院 护理人力资源应急管理策略
作者:查重猫 发表时间:2021-02-20 22:03:22 浏览次数:12
-
知网硕博vip5.3论文查重 598.00元/篇• 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中国知网查重,知网硕士博士研究生tmlc2/vip5.3查重系统是全国高校检测硕士、博士、MBA等论文的检测系统,检测结...开始检测
-
知网本科pmlc论文查重 298.00元/篇• 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中国知网查重,知网论文检测,知网本科PMLC论文查重系统:是最权威的本专科论文查重系统,含”大学生论文联合对比库“,检测...开始检测
-
维普论文查重系统 4.00元/千字• 语种:中文,英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学位论文查重,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开始检测
-
PaperPass论文检测 3.00元/千字• 语种:中文• 适用:杂志社投稿,职称论文• 简介:论文查重平台,PaperPass的比对指纹数据库由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开始检测
摘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积极与各医疗队进行沟通协调,护理部积极统筹部署,采取系列应急管理策略:梯队调配、建立规章制度、严格岗前培训、提供心理支持和后勤保障等,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顺利进行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人力资源应急管理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存在人传人现象。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随着病例数的不断增加,2020年1月25日,我院中法新城院区被指定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同时有来自北京、吉林、山东、河南、湖南、江苏等18支医疗队近2400人进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工作部署安排,如何建立快速、有效、科学、安全的护理反应机制,尤其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此次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我院护理部发挥其管理职能,科学合理调配人力,现将工作部署安排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成立护理部应急指挥部
以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为主要成员组成应急护理管理团队,实施垂直化管理。护理部主任进行全面把控;护理部副主任全面协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力资源管理、医疗队工作协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院感防控、护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制定、质控与防护物资调配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开科指导;护士长带领护士落实临床救治工作及与对应医疗队做好衔接,保证治疗护理准确及时落实。科学评估,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1.1建立临床护士应急梯队
自疫情出现以来,我院本着自愿、党员优先原则召集临床一线人员。此次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对临床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疫情初期,护理部在人力资源安排上遵循以下要求:工龄≥3年、年龄≤50岁、身体健康、除外孕产及重大疾病恢复期人员。从1月6日我院区发热门诊正式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相关病人以来,已经储备人力资源84人。随着疫情的发展,护理部在前期动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护士动员会,中法新城院区共有472人自愿报名,分为4个梯队。第1梯队164人,为各科室骨干力量,能胜任各种病区工作;第2梯队212人,为科室中层力量,能胜任普通病区各项护理工作;第3梯队118人,为各病区低年资护士,需要在护理老师们的指导下完成普通病区各项护理工作;第4梯队62人,为门诊、医技、手术室等科室人员,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安排至相应岗位。与此同时,本部支援能力优秀或有抗疫经验护士长12名。
1.2合理调配,确保护理安全
我院中法新城院区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开放C栋、B栋,23个成人病区,普通病区床位数约50张,重症病区床位数约33张。其中本院管理病区5个,包括4个普通病区、1个危重症病区;其余18个病区由不同的医疗队接管,包括1个重症病区。在疫情救治任务艰巨且人力资源搭配模式特殊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动态调配,对于确保护理安全、护士安全至关重要。
开病区初期,尽管医疗队有约100名护理人员,但来自全国各地,对于生活、工作环境需要适应,对于我院HIS的使用也需要较多的时间熟悉。建议有医疗队接管的普通病区,开病区前2周,床护比按1∶2.7配置,每个病区本院人员37人(N1~N2护士20人,N3及以上护士13人),8人一组(医疗队8人一组),6小时班,1个主治班,2个护士长(住院区支援护士长负责院感、质控及人力,原病区护士长协调物资、订餐等),2个助理护士。第3周,床护比按1∶2.5配置,将原有6小时班,改为4小时班,人力资源调整至28人每普通病区,3人一组(2人在病区,1人在清洁区,医疗队8人一组),1个主治班,2个护士长(职责同上),1个助理护士。1个月后,床护比按1∶2配置,每个病区留本院1医1护协调,医疗队8人一组。调出护士补给到本院区管理病区,普通病区满足床护比1∶2配置,助理护士12人。
相关知识推荐:国外新冠疫情影响国际期刊审稿吗
有医疗队的重症病区,第1~2周,配置本院护理人员约110人,重症和骨干护士约90人,护理员20人,12人一班(护士10人,助理护士2人,医疗队24人一组),4小时班,辅助护士3~4人及助理护士4人白班(物资管理),6名护士长(1人统筹管理,2人抓护理质量,1人管人力资源,1人协调物资,1人抓院感)。第3~4周,调整至25人,2人一组(主班治疗),2个护士长(职责同上),6~7个助理护士(物资领取等)。1个月后,调整至10人,8个主班治疗,1个护士长统筹协调,2个助力护士(物资领取等),医疗队24人一组。调出人员补给本院重症病区,按床护比1∶6配置,助理护士60人。其余人员入护理部人力资源库,进行下一步的调配。
1.3完善医护身体不适救治流程,保障梯队战斗力
医护人员是新冠肺炎防治的重要堡垒,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梯队资源库立即补充,但为了持续保障梯队战斗力,身体不适医护人员的就医与康复及其重要。为此,护理部与院方多部门协调,建立完善“医护人员身体不适上报及就医流程”。本院员工凭工作证可免费进行CT与核酸检测,待结果出来后,统一由职工保健科教授进行鉴别诊断,根据诊断结果来安排下一步的工作及住宿问题。
1.4弹性排班,保障护理人员休息
在关键时期要做到合理使用人力资源[1]。护理部按照疫情特点合理、动态安排护士[2],保障护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随着医疗队逐渐熟练掌握我院HIS的应用,3周或4周后各病区护士长酌情安排护理人员开始轮流休整,保障护理人员的休息,使每一位护士都以最佳的状态工作,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潜力,确保最佳的护理质量。
2建立符合疫情的职责制度和工作流程
在医务处、院办、后勤、院感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护理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三区两通道”内标识清晰,穿脱隔离衣、手卫生、护目镜处理等流程图上墙,便于学习和操作。护士站白板张贴各种应急预案、护理常规、各班职责制度、护理流程及宣教重点。污物电梯口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晰,污染区污物处理流程及各种温馨标识语上墙,方便后勤、保洁人员学习和操作。
3严格培训,规范护理行为
3.1全面普及,提升防范意识
疫情初期,及时与院感专家合作,收集有关新冠肺炎的信息,通过分析了解新冠肺炎的传播特征,要求全院护士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同时我们以科室片区为单位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我院关于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和远程观看专题讲座,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指导、答疑,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要求人人掌握,人人过关。护理人员在疫情初期对新冠肺炎有了充分的认识,具备基本防护意识。
3.2强化岗前理论培训,掌握防范要点
面对新冠肺炎这种新型传染病,如何做到有效防护是我们岗前培训的重点。护理部联合医务处、院感专家,对进入发热病区的护理人员开展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用药原则、病情观察重点、护理要求;新冠肺炎病房的消毒防护要求,如隔离区域的布局与管理病区的消毒隔离制度,个人防护措施,穿脱隔离衣的方法,如何配制消毒液,如何落实空气消毒、物品消毒、地面消毒,污染物品处理;高流量仪、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和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3实地模拟,规范行为
我院中法新城院区严格依照上级指令,根据防护物资储备情况,有序开科。在院区的统筹安排下,所有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可分批到未开放的病房进行实地模拟,熟悉隔离病房出入不同区域的路线以及防护要求,实地模拟各种应急情景。
4关爱一线护士,注重心理支持
由于新冠肺炎病情的特殊性、护理工作的繁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与生理压力。一旦压力超过心理能承受的底线,将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降低其机体机能和工作效率[3]。为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护理部联系医院心理专家成立心理疏导小组,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疏导,提供心理援助和微信平台,让大家说出自己的心声。每日短信慰问,激励一线护士。护理部也经常走进“舱内”,与一线护理人员携手前行。
5多部门合作,给予充足的社会支持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1)医务人员全部安排在环境优越的酒店居住,每班均有通勤车接送。(2)护理部为每个酒店调配1名护士长做宿管员,保障一线护理人员的生活起居,督促酒店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3)饮食中心提供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4)初春时期,乍暖还寒,器材科连夜配送防寒物资。(5)药房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预防性用药。(6)院工会为医务人员家人配送新鲜蔬果。(7)院方随时关注一线医务工作者需要帮扶的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8)院办统一为医务人员办理武汉市通行证明,方便上下班。在院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医院解决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一线护理人员可以安心投入抗疫争。——论文作者:刘俊雅①胡露红①黄丽红①汪晖①刘雪晴①崔金锐①
中国知网查重入口:https://www.chachongmao.net/jiance/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